医道同源 - 中医之“四诊八纲”与道家之“阴阳五行”互根同源。
“医道同源”,指中医学与道学有着深远的共同源流。确切说,中医学是道学之载体,从“黄帝内经”到现代中医学,预防学,临床学与养生学,都体现着“阴阳五行”, '天人合一' 之易学哲理。所谓 '医道同源,医易一理',道家主张 '未学道,先学医',令医学家,道家相互渗透和繁衍,历史上不少高真道学家也是医学家。如东晋抱朴子葛洪,南北朝陶弘景,唐代孙思邈,南宋马丹阳,明代张景岳,清初付清主等。“道藏”也收藏着珍贵古代中医典籍。
中医学“阴,阳,表,里”八纲理论与道学“精,气,神,形”一脉相承,在战国时期就形成养生理念,“汉书。艺文志”有“黄帝杂子步引”, “黄帝岐伯按摩”等养生记载。庄子“刻意篇”形象地描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的吐纳导引运动,汉代医学家华佗创编导引功法“五禽戏”,以肢体与呼吸运动疏通经脉,活动关节,升降气机,敷布血液。道家的导引术,吐纳术,也就是今天的气功,能够调理人体身心,提升抗病治病能力的“健身气功”。
李宁耀师傅与岭南医道名家阮纪正、金能爱大师留照。(2008年)
《宁和堂》李师傅参与加州国医节举办的中医义诊,为患者解答疾病咨询。
世界健身气功日在旧金山市联合广场举行,《宁和堂医武养生馆》在演练健身气功。
2015年,美国三藩市华埠卫生局举办员工健身气功培训版,邀请《宁和堂》周老师担任教练。
《道德经》与修身吐纳的传统感念讲座。(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