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易筋经》

健身气功《易筋经》是通过脊柱的旋转屈伸,带动四肢、内脏运动,从而达到调整五脏平衡、启动人体潜能、实现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健身运动。

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的基本特点:

 练养形体 筑宅寓神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健康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只有“形”强、“神”足,人体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因此,保养“形”与“神”就是养生的两大主题。

历代养生学家都重视养“形”。如《吕氏春秋》:“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也”,直接地阐明了“形”与“神”的关系及其对“年寿”的影响。也即是说:形体为宅,神居于内,就是形强神安。《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健身气功《易筋经》是受到“形强神安”的思维影响,无论是每个功法的名称还是其运动原理特点,都折射出“以动养形”的健身养生特点。

“易”字字义是“改变”之意,暗含“增强”的意思。“筋”者,《说文解字》中言其为“肉之力也”。中医认为,“筋”,“应包括有收缩功能的肌肉和有传导支配作用的条索样组织(如神经)在内”。也就是说,“筋”与人的肢体之骨、肉、节及躯体内之脏腑、经络等均有关联,也是体“形”的重要部分。因此,易筋经中的“筋”泛指的是整个形体。明代道家专著《赤凤髓》有“易气”、“易血”、“易脉”、“易肉”、“易髓”、“易骨”、“易发”等多种相似的说法,其中的“易”,都是指增强,都是指练功所具有的增强形体功能的作用。

肢体运“动”是健身气功功法的共同特点,易筋经的“动”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1、在躯体运动部位上,它有以四肢运动为主的操作和以脊柱运动为主的操作以及四肢与脊柱运动并重的操作结合,保证了运动形体的全面性;2、在运动方式上,它有以静力性运动为主的操作和以动力性运动为主操作的结合,体现了运动的多样性;3、在运动强度上,这套功法的运动强度是较大的,尤其是“九鬼拔马刀势”、“打躬势”、“掉尾势”等。这些特点使易筋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形”功法。如能持之以恒, 可望使人“五脏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灵枢•天年》)。

平衡阴阳 协调脏腑

中医学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易筋经》调节阴阳的作用是通过运动脊柱来实现的,脊柱是人体的“脊梁”,主要由椎骨、椎间盘和韧带等组成,是人体之“形”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器官等作用。《易筋经》功法体现对脊柱运动和调节的特点,通过“动养形体”的作用较好地平衡阴阳。人的多条经络都与脊柱有关,对脊柱的运动也久是对整体躯干的运动,包括循行于脊柱内外的经络和脏腑。

中医认为,五脏与体表组织器官均有联系。易筋经功法是以“筋”为主导而及全身,它除了能锻炼体表之“筋”外,还可以增进内在脏腑的功能,正如《颜习斋言行录》所言“一身动则一身强”!《灵枢•海论》在论述十二经功能时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正因为这样,易筋经在运动过程中对“筋”的锻炼效果,可以通过经络“传递”到脏腑,起到锻炼协调脏腑的作用。

发音呼吸对脏腑也有着特殊作用。习练易筋经“三盘落地势”时,要求配合身体下蹲、两掌下按发“嗨”音。传统气功中将配合发音的呼吸方法称为发音呼吸法,协调合理的呼吸除了具有“吐故纳新”的作用外,传统气功学还认为有锻炼脏腑的作用,而在此基础上配以吐字发音,可以加强这种作用。

 疏通经络 调畅气机

《易筋经》疏通经络的作用主要通过调身与调息来实现的。它的调身方式很有特色,是以静力性运动与动力性运动相结合、四肢运动与脊柱运动相结合,使人体各个部位都得到全面、合理、强度较大的锻炼。运动中,除了锻炼肌肉、骨骼、关节以外,还对经络、血脉产生“按摩”作用,这种“按摩”是通过肌肉的舒张与收缩、关节的外展与内收、脊柱的旋转与弯曲、两手的起落与开合及双腿的多种步型等诸多调身要素来实现的。这种运动,使经络、血脉处于一种不规则的“挤压——放松”状态,产生了保持经络、血脉通畅的积极意义,促进人体的“血脉流通”。 (吕氏春秋•达郁》):“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精气流动了,气也不郁了。

气机,在中医学中是指气的运动,其主要形式有升、降、出、入。气循经络而行,故气机正常与否,与五脏和经络的状态关系颇密。《易筋经》功法要强健“形”,又能疏通经络,此两者是其协调气机的主要原理。

《易筋经》第十势——饿虎扑食势。

《易筋经》第十势——饿虎扑食势。

健身气功《易筋经》口令

口令词是根据功法锻炼时的顺序、速度、体态和姿势要求来引导习练者进行运动,熟悉功法口诀与口令词对初练者尤其重要。

预 备 式:两脚并拢、松静站立,头正颈直、百会虚领,目视前方、目光内含,呼吸自然、心平气和。起势:左脚侧开半步、引颈站立、目光内含、神不外驰。

(1) 韦驮献杵第一势:两臂向前抬起于胸前合掌,目视前下方。

(2) 韦驮献杵第二势:抬肘、双臂平伸、水平外展、坐腕、立掌、怒目、松腕、摇肘、双臂水平内收。

(3) 韦驮献杵第三势:翻掌、上举、提踵,上托、握拳、下落。

(4) 摘星换斗势:身体左转、左摘星右换斗,两臂自然平展、身体右转、右摘星左换斗。

(5) 倒拽九牛尾势:撤左脚握拳,拽、展,拽三次,上步;撤右脚握拳,拽、展三次。

(6) 出爪亮翅势:展肩扩胸、推、松、收,于胸前立掌;三次,于胸前立掌。

(7) 九鬼拔马刀势:右转、抡臂、拨耳、展、两肘合、开三次,转正、两臂自然伸展;抡臂、拨耳、两肘合、开三次、转正;两臂自然伸至侧平举、转掌心向下。

(8) 三盘落地势:侧开半步、下落、“嗨……”、捧、起,三次、左脚收回。

(9) 青龙探爪势扣指握固、收拳于腰间;伸右掌、屈肘成龙爪、左探下按、探臂、转掌、握固起;伸左掌、屈肘成龙爪、右探下按、探臂、转掌、握固起;收拳于腰间。

(10) 卧虎扑食势扣右脚转身、丁步、前扑、俯身、下按、起身握固;扣左脚、转身、丁步、前扑、俯身、下按。

(11) 打 躬 势起身扣右脚转身、收左脚、两臂侧起掩耳、鸣天鼓三下,前屈、伸展,再前屈、伸展,前屈、伸展,拔耳、双掌前伸。

(12) 掉 尾 势:十指交叉、翻掌外撑、内收、下按;抬头、左摆尾、抬头、转正,右摆尾、各三次;起身。

收    势:收功、上抱、下引三次;左脚收回、两臂自然下垂,练功到此结束。

photo_1.JPG

 

 

 

 

2014年,美国健身气功太极养生学会部分队员展示功法后合照